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对西方的“拿来”在严格意义上是对西方的“抄袭”,这种全盘西化式的文化抄袭,在20世纪初有其合法性,但在21世纪是否仍然合法,值得大打问号。有学者认为:“西风东渐已经一个多世纪了,中国有了很大的进步。抄袭是创造的第一步,就像学写作文,当然只会抄袭的人是不会进步的。抄是为了超,这才是目的。”当然,有些人想永远抄袭下去,甚至开始对那些不想抄袭的人心怀不满而加以攻讦,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这种人恐怕忘了,我们曾经全盘“西化”,也曾全盘“苏化”,皆是邯郸学步。当代已经不是单边主义时代或者全盘西化时代,起码不能要求别人也跟着目光短浅地哈美哈欧哈日哈韩。
这意味着,在后殖民时代的“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不可怕,怕的是某些人自己丧失了自己的中国立场。这个时代太过喧嚣,真正的声音是“大音希声”,需要寂静之中才能凝听;真正的看不是雾里看花,而是在尘埃落定中看“事情本身”;真正的思想不是仅仅挪用就可以了的,而是在体会他者意义的同时,在他者生命缺失之处生长出自己的生命。说到底,多元时代不是求同(那是现代性时代的神话),而是求异,尊重差异性。
在全盘西化“抄袭”的终点,是我们重新“发现”东方的开端。换言之,我们已不再是饥不择食的拿来者,而是在有选择地继续拿来的同时,主动在理论旅行和文化互动中进行“文化输出”。我想说的是,20世纪初我们要“全盘西化”地“拿”,21世纪我们要把我们的东西“输”出去。人们会有疑问:我们有什么是好东西?难道中国有足够的优势输出文化吗?我近年来提出的“文化输出”理念,不是说中国文化要比西方的好,而是为了减少西方对中国的文化“妖魔化”,不然中国人就只会不断地听“他者”的,只能听第一世界的权力话语而没有发言权,在文化上成为永远“沉默的一群”。
自现代性以来,西方文化对东方传统文化和中国古文明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这是在坚船利炮之后的西方制度进入和文化改组。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势位使得中国文化处于弱势,在落后挨打的“刺激-反应”模式下,中国文化开始西化式的现代化,这在当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今天我们有可能重新反省这一百多年的文化拿来史,并且对中国文化正在不断西化的态势加以反思,使中西文化不再是侵略与反侵略、冲击与反冲击、拿来与对抗的二元对立,而是逐渐形成从拿来主义到文化输出主义,从文化抄袭到文化独创,从文化误读到文化理解,并且通过自己文化精神场域的廓大和提升,使西方逐渐学会认识并接受他者的文化。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国有着巨大“赤字”,使人不得不陷入深思。然而,我清醒地意识到,21世纪我们仍然要继续大量“拿来”,但必须弄清拿来之后怎么办?换言之,我们坚持“拿来”,但是不再满足于拿来。我主张在“文化拿来”中坚持“中国文化输出”。因为“拿来”从本质上说仍然是急功近利的,这在科技层和制度层上可以立竿见影,但在文化层和宗教层却冲突迭起。我坚持认为,在最初的挪用套用之后,必须有自己的创造性输出,否则这个民族就会丧失真正的精神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