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回流书画的古往今来、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1-10-09   来源:未知    
字号: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文化交往的历史悠久,中日书画的交流更是源远流长。
近年来已有大量的日本回流书画出现在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形成了一股热潮。
接下来小编将从历史等方面来揭开其神秘的外衣,探究它的前世今生。

中国书画的传入日本的三个阶段:

唐宋时期
在唐代,中日文化的交流十分频繁,有大量的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来华,这些文化使者们将唐代的政治制度、医学、宗教等先进的文化传入日本。
并且每次都带着许多文物回日本,其中包括王羲之等书法墨迹或摹本。
此外,中国也有鉴真和尚等高僧东渡日本。
到了宋代,禅宗传入日本,对日本的文化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宋代的绘画艺术非常繁荣发达,南宋延续北宋的传统也成立了画院。
此时,院体画中有一派,以梁楷、法常(牧溪)等为代表的南宋山水和人物画家,被美术史称作简笔画的鼻祖。

然而,由于后来重视用笔的文人画风的兴起,使得南宋时代的绘画在后来的朝代遭到了贬低。
梁楷等的简笔画也被元代文人批评为“粗恶无骨法”。
但梁楷这一派的画风却受到日本来华的僧人的大加欣赏。
与梁楷在中国所受的冷落截然不同的是,他在日本被大加推崇,影响甚巨!
从日本的镰仓时代开始,梁楷等南宋禅画家的绘画作品大量传入日本,对日本室町时代之后的画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有些南宋画家的作品在国内难觅踪迹,反而在日本被奉为国宝保存着。

梁楷的绘画作品

明清时期
在明清时期,中国绘画艺术对日本的影响,主要有两个直接的途径。
一是日本画家到中国学艺,二是中国画家到日本传艺。
就前者而言,日本室町时代最著名的水墨画家——雪舟,曾随谴明使到中国访学,在中国宫廷画派画师那里学到了南宋院体画风,并带了大量浙派画风作品返国。
雪舟:

雪舟作品:

1645年,浙江仁和县的高僧——逸然,担任了兴福寺第三代住持。
这位逸然禅师除颂经说禅外,还有个“余技”是绘画,成了长崎汉画之祖。
还有顺治年间——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带了大量张瑞图书法,给日本书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清代时期,南宗文人画的学说影响了中国的画坛,使文人画成为画坛正宗。
十八世纪后,有大量的中国文人画家从长崎到日本,使日本衰落的书画艺术再次得以复兴。
实际上,这期间并没有中国大师级的书画家来日授艺,都是中国的二流画家,有的甚至是业余画手,但正是他们将中国文人画传到了日本,使之成为日本绘画的范本,自此日本出现了一个宗于中国文人画的绘画流派“南画”。
南画:


清末民国时期
到了此时期,已有大量的中国文物流失海外。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说,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四个渠道:
一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掠夺;
二是当时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中国偷带出境;
三是一些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军阀和奸商,以极低价买下偷运出境;
四是通过正常交易或赠送流出。
由于日本的文化侵略政策,中国古代的书画作品在此时期也大量流入日本,其中包括很多中国书画文物精品。
此时期,中国向日本书画输入数量应该是空前的。

日本进入90年代后,经济开始衰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日本的艺术品市场进入了“冰河期”。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自九十年代初期艺术品市场的开放,带动了艺术品市场的兴旺,随着大陆企业家阶层的壮大,新兴私人收藏家兴起,直接引发了艺术品收藏热。
近年来出现了一股中国文物海外回流热。
尤其是大量中国书画从日本回流,如此就导致近些年来,中国的拍卖市场上出现大量的日本回流中国书画的现象,国内的数家大型拍卖公司都曾设过日本回流书画专场拍卖。
部分日本民间收藏的中国书画作品流向中国艺术品市场,满足了中国藏家对书画精品的市场需求。
但是海外回流的书画精品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
但内地的藏家对外来宝贝都抱有很大的好奇,所以引起了国内藏家的极大兴趣。

“日本回流”书画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少量的日本回流书画精品、真品。
日本藏中国古代书画的精品大部分被日本公私博物馆收藏,只有少量的中国书画精品和真品被日本民间收藏。
由于中国内地书画艺术品市场的兴起,有一部分被回流入国内。
一般都被国内大拍卖公司所征集,且卖价不斐。
[*]大量的回流书画赝品。
由于书画作假现象经常出现,现在中国书画市场上的赝品更是泛滥成灾。
假画的利润是任何商品都无法比拟的。
国内藏家对海外回流,特别是对日本回流书画的迷信和追捧,导致了大量的日本回流书画精品在拍卖市场上大量出现。
这些回流书画赝品以不同的方式出现着。
[*]日本仿中国书画。
被分为日本老仿和新仿。
日本自古有对中国古代书画鉴藏的传统,不可避免地也有伪造中国古代书画的现象。
近些年,中国书画市场的火爆,日本回流热的兴起,在日本也有专门面向中国市场的中国书画仿品。
[*]日本画。
近些年,不仅日本回流的中国书画增多,日本画的也随之大量流入中国。
眼下,在大陆的旧货市场上,有很多相当于中国清代或民国时期的原装裱日本老字画出现,以东北和北京的古玩市场上数量最多,价格也十分的低廉。


日本回流书画特点
日本回流书画的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有华丽精美的日本风格的装潢形式。
有的还配有老式日本画盒,这也是日本回流书画的一个显著特点。
因此,中国的一些书画伪商们,便将一些假画飘洋过海到日本装上日本裱的“金身”,然后带回国内,并有在中国的海关的入境单这个官方证明,这样就可以以日本回流书画的身份堂而惶之的出现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了,这是一种回流假画。

前一阵,北京翰海08春季拍卖会于5月9日在嘉里中心拉开帷幕,首日进行的四个中国书画专场,佳构云集,各具风采。
现场气氛始终热烈,势头更是节节攀升。
总成交9400余万元,其中,齐白石的《七雄图》、项元汴的《竹菊图》,分别以336万元和739.2万元的成交价占据近代书画、古代书画成交头名,而徐悲鸿的《独立》作品拍价紧随齐白石之后。
齐白石《七雄图》:画七只于田野中觅食的雄鸡。
全画用笔雄肆劲健,色墨淋漓,出笔爽利,力透纸背,功力尽显。
鸡寓“大吉”,更兼有“五德”。
劝勉为官者应“五德益修”,才能称人心愿。

徐悲鸿《独立》:创作于1932年,画幅较大,仅绘一雄鹰,气宇轩昂,立于苍松。
画面墨韵色润,落笔沉着有力,层次分明。
雄鹰神态炯炯,极具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作者希望祖国独立强盛的时代意识和激昂的爱国热情得以尽显。

项元汴《竹菊图》:

而在近现代书画的部分,最为抢眼的当属“瑰宝堂藏画-日本回流重要名家精品”。
其总成交2360万元,成交率达85%,单品均价超过25万元,焕发夺目光彩,获得喜人成功。
共93件拍品,均源自日本一商社旧藏,经多方不断努力,终规模齐整地回归祖国。
瑰宝堂藏画-日本回流重要名家精品:

参考资料
书法文化
书画知识
书画资讯
书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