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直播平台有哪些_骆芃芃: 建议设立“中国篆刻节”

发布时间:2022-05-12   来源:未知    
字号:
(北京现金收购古董古玩)(合肥市私人收购古玩联系方式)(人虫古玩电视剧大全)(古玩人生宋慎)(沉浮古玩虫全集 下载)(上海最大的古玩交易市场在那条路上)(古玩大亨在都市陈宇笔趣阁)

骆芃芃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

提案一

关于设立“中国篆刻节”的提案

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的内容和形式,承载并传递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一种文化基因的传承,往往并不是依靠某种社会体制,而更多的是来自于民间最纯朴的甚至是自发的节日习俗,而这其中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所以,当某种文化达到了深入人心的时候,为它命名一个节日,是使其生生不息的有力保障。

中国篆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中国篆刻由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具有行使和授受国家机构的权利、证明个人身份的凭信功能。在今天,中国篆刻除了沿袭古代凭信功能以外,更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一种人文追求以及诚信、尊严和公正的象征。

李成儒古玩虫全集百度云

中国篆刻不仅是具有着三千多年的文明史的“国之重器”,并且与中国百姓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凭信的印鉴,藏书的印章,字画上的款识印章以及作为独立艺术门类的篆刻艺术都是人们生活当中的常用品。

近年来,篆刻艺术逐渐走进现实生活中的多个领域,比如将篆刻作品用于茶具、服饰、邮票、广告标识等,就连人民大会堂的茶具上也采用了中国印。中国篆刻像绘画、书法一样丰富和美化着人民的生活,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2009年9月30日,中国篆刻成功列入了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遗产。中国篆刻还多以国礼、印章标识、展览展示、讲座等形式出现在重要的外交国事活动中,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天,中国已经步入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复兴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设立“中国篆刻节”已基本具备了良好时机和社会环境。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开拓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格局已成为文化领域最紧迫的任务。

中国篆刻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大成,在一方小小的印章内,蕴含着历史、文学、哲学、美学、文字学、训诂学、鉴藏学以及书法和篆刻的技法等于一身,可谓“方寸之中的大千世界”。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角度讲,中国篆刻成为世界级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时良久,目前已经具备了十分优厚的传承和保护条件。

当下,中国篆刻在全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国民间社团600多家,经过多年的宣传和推广,让篆刻走向人民大众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次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日子里,全国的专业人员和篆刻爱好者组织的线上抗疫作品展就有几百期,有效地助力了抗疫。

从教育传承的角度讲,目前中小学教学大纲中已明确写入了“学习篆刻常识”的要求;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了篆刻艺术硕士和博士授予点,将篆刻艺术的独立学科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角度讲,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用了中国印作为会标,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有名的一枚中国印。近年来,中国印作为标识频频出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全球首发式上,金砖五国会议启动仪式上中国印也闪亮登场。

设立“中国篆刻节”是传承保护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措施;是留给炎黄子孙千秋万代岁岁守望的最长久的记忆;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自然途径;是给孩子的幼小心灵中种下一颗作为中国人的种子;是丰富和发展社会文化、经济和生活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现提出设立“中国篆刻节”的几点建议:

1.联合全国权威的学术机构作为共同发起单位,通过有关部门审批。

2.与相关的专家根据篆刻特色商议节日的纪念内容和形式。

3.如果启动有困难,可以先从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西安等历史文化名城做起,亦可先称之为“中国篆刻日”。

4.争取、联合海外华侨社团、孔子学院的支持和参与,提高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古玩玉器图片出土的古玉及价格

“中国篆刻节”的设立,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提案二

关于尽快制定抢救、保护与收藏年迈艺术家的作品和藏品的政策以及具体实施方案的提案

最新古玩类小说

《古玩》

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一批年迈艺术家也是新中国七十年成就的建设者和见证人,他们学术精深、艺术杰出、人生卓越,他们的作品和藏品是我们国家宝贵的文化财富。目前亟待由国家权威机制定政策,对这些作品和藏品采取妥善的接纳办法,这一举措本身也是对艺术家一生从艺的一种肯定和安慰,是老艺术家艺术生命的合理延续。美术作品的收藏是国家美术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优秀老艺术家的作品、藏品进行妥善收藏、保护和利用,对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玩里的秘密][人虫古玩虫电视剧全集简介][古董古玩鉴定拍卖中心]


参考资料
书法文化
书画知识
书画资讯
书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