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郑风诗书合璧——从一场雅聚看书法家的诗心学养

发布时间:2021-10-10   来源:未知    
字号:
回顾中国书法史上那些彪炳千秋的人物,王羲之、颜真卿、苏轼、黄山谷等,无不是一流的文人士大夫,其次才是书法家。及至当代,书法创作常常因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缺失而被人诟病。刘熙载《艺概》云:“秦碑力劲、汉碑气厚,一代之书,无有不肖于一代之人与文者。”书法只是载体,背后是文脉与心性也。

△东里学社胡震环、东里学社社长侯和平、特邀嘉宾范富安
就在前几日,报业集团,一场围绕“笔墨郑风”的研讨与书写,却让人如沐春风。
参加研讨的几位书法家,多是资深媒体人,热爱书画,兼擅诗文,因居于郑州、敬仰子产,结社“东里学社”。一年相聚数次,访碑求学,谈古论艺,“托雅怀于书翰,寄高情于丹青”,一时成书坛佳话。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恰逢结社两周年,在社长侯和平召集下,东里学人张体义、孔德秋、周新庄、田超宣、余世轩、冯长海、燕韬、梁飞龙、侯勇刚,特邀嘉宾范富安、周赞等,相聚一堂畅谈“笔墨郑风”。

△范富安发言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特邀嘉宾范富安教授从学院派的角度来解读《诗经》中的“郑风”。我们今天所说的美女如云,所流行的送鲜花以表达爱情,这在几千年前的郑国就已经流行了。郑国地处中原,商业繁盛,文化繁荣,民风独特,体现在郑风中就是轻快激越、活泼清新的曲调。较之迟缓凝重的“雅乐”,郑风无疑属于当地的流行音乐。难怪魏文侯“端冕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对此,孔子解释为:人之常情!

△胡震环发言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中我最喜欢这句。”胡震环对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详细解析,讲了诗词之心以及诗人经历和作品等多方面的张力关系。他认为诗歌是文学王冠上的明珠,虽不是生活必需品,却是心灵安顿的地方。艺无文则不雅,书家无诗心则必流俗。古代文人诗书画印一体全能,其中又以诗排在第一。而今,文心诗意常常是书画界容易缺失的境界。

△余世轩发言
余世轩从自身创作的数百首格律诗,分享了“诗理”的心得。他以“红杏枝头春意闹”“春江水暖鸭先知”等雅俗共赏的诗句为例,从真实的细节和诗意的生活等方面,阐述了诗歌中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

△李葆童发言
李葆童则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重点,阐述了艺术领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结合艺术境界的追求、对外信息的汲取,交流了自己多年的感悟。
除此之外,与会的东里学子和特邀嘉宾轮番发言,从自己擅长的学术角度,对诗词文化、书法艺术的笔墨时代性进行了阐述,对文化艺术及书画诗词国学文章等方面的学习心得进行了分享。
在热烈的学术讨论后,又举行了笔会。各位书法家纷纷展现风采,现场自作诗词,挥毫泼墨。纸香、书香、笔墨香,香香沁心。
【挥洒笔墨佳作不断】

△东里学社社长侯和平与社员冯长海一同挥毫笔墨

△东里学社余世轩书写

△东里学社周新庄书写
END

参考资料
书法文化
书画知识
书画资讯
书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