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之无愧的行草高手——杨雯草书《桃花源记》欣赏

发布时间:2021-11-16   来源:未知    
字号:
当之无愧的行草高手——杨雯草书《桃花源记》欣赏
艺术家简介

杨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志愿者协会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中心考官,北京兰亭美术馆执行馆长,农工党中央画院理事,农工党山东省委画院副院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秘书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王羲之书法院副院长,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山东画院创作员。枣庄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滕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院创作员。山东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河北美术学院“杨雯书法工作室”导师、特聘教授,青少年书法报)编委,全国七十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




杨雯的草书,无疑是从深厚的传统中来,因为他深知,受到历史检验,并历经时间淘汰之后遗留下的书法文本,才是今人取法的原典。他更懂得,书体之间的渊源互渗及其相互碰撞之后的延伸与拓展。故他的书法,对中锋用笔的恪守与行草诸要义的展示,历历可按。
杨雯在丰富多变的笔法中将“线条”演绎得既纯粹清丽,又饱蕴跌宕,无论是行书化的点画还是草书化的符号,均在用笔的节奏变化中依托汉字的空间形态,尽情玩味“线之舞蹈”的潇洒流落,并与自己的心灵契合。

人们认识狂草,发端于唐代的张旭与怀素,由于历史对“颠张醉素”的认可,在一定意义上,将其狂草归依为“酒神精神”的体现,于是便有了所谓“醉书”之狂,在意识与非意识之间,浩然听笔之所至,使得有真正意义上的狂草。当然,我们并不排斥在此状态下能诞生杰作的可能,但是,今人取法狂草,而且直接与旭素为师,应当是一种理智的选择,将一种激情宣泄,笔走龙蛇的心灵之舞,以一定的法则进行训练与表达,这就不能仅仅视作酒醉之后的笔墨游戏了。
我没有亲见杨雯挥毫,但在其临摹怀素《自叙帖》的视频里,可以窥见他对线条特有的敏锐感知力,且试图还原历史的真相,在貌似“狂”笔奔走的过程中,将点画起止的运行轨迹,交待得十分清楚,笔画之间的承接转换,线条之间的呼应断连,行进过程的开合纵敛,方折圆转的正反契合,都在一种非常理性的状态下完成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感性表达。

在当代行草创作中,向古人取法并直接用于创作之中不乏其人,或截取局部以作整体演绎,或于古人多贴之中汲取养料整合成篇,或古今杂糅,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游弋,总觉得“招数”不够。而杨雯获本次兰亭奖的狂草作品,其书写内容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洋洋洒洒300余言,他不是用二王行草之法,而是取怀素狂草之迹,将几成定式的“兰亭”笔法、字法与章法进行了大胆改造,设若没有对狂草之法的深切领悟与举一反三的转换能力,断不能完成此作。
灵动轻松的用笔有如野鹤闲云,卷舒自如;潇洒纵横的结字恰似得道高僧,飘飘欲仙;呼应默契的章法深得疏密聚散,开合有度;丰富多变的墨色内蕴五色之彩,华之氤氲。作品中所有的构成因素都互为生发,共同为作品的“唯一性”尽职尽责。正文主体的狂草部分,由于纸幅的限制未能完成《兰亭序》全文,遂以小字跋尾并同款字延伸,从而使主从分明,让人读后有意犹未尽之妙。

许多习书者,由于缺乏对各种书体的深入研究,仅凭感觉便以为草书易学,只要大胆,行笔了无挂碍,左冲右突,行气连绵不绝,如引春蚓,即得狂草精髓。其实不然,真正的狂草必有正书的精神,因为草化之后,其符号的借代有严格的规范,不像行草增衍与减损来得随意。故有“图真不悟,习草将迷”之说。杨雯对不同书体的笔法、笔性、笔势、笔意均有较好的理解,所以他的书法,无论何体,都能较好地展示其固有形貌与精神气韵。
杨雯还很年轻,假以时日,笔墨定会达于老境,作为书道中人,我们更期盼他有凸显个性的笔墨语言及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书法文化
书画知识
书画资讯
书画故事